“鞍钢作为‘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’,始终牢记长子担当,鞍钢做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‘排头兵’,引领钢铁行业未来发展。”9月7日,鞍钢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鞍钢)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姚林在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、中国冶金报社承办的钢铁行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表示。
姚林表示,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,鞍钢实现了从废到兴、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,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。1949年以来,累计生产铁7.12亿吨、钢7.19亿吨、钢材5.95亿吨,向国家上缴利税2030多亿元,为新中国钢铁工业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新中国成立以后鞍钢擎起中国钢铁工业半壁江山
姚林介绍,1948年12月26日,鞍山钢铁公司成立。1949年7月9日,鞍钢举行了盛大的开工典礼,新中国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废墟上拔地而起。“一五”时期,全国瞩目的“三大工程”胜利竣工。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、第一根重轨、第一块汽车板、第一根桥梁钢相继诞生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鞍钢钢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。
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,鞍钢涌现出“老英雄”孟泰、“走在时间前面的人”王崇伦等一大批劳动模范,形成了传承至今的鞍钢特色英模文化。创造了毛主席亲笔批示的“鞍钢宪法”,是新中国探索现代化工业道路的历史性成果。先后向全国输送各类人才12.5万名,援建20多个大型钢企,支援13个省市冶金工业建设,被誉为“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”。
改革开放以来,鞍钢勇立潮头成为老国企改革创新样板
1978年9月18日,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,邓小平同志第五次到鞍钢视察,发表了《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》的重要讲话,为鞍钢指明发展方向。鞍钢工作重心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,走自我改造、自我发展的道路。
姚林说,上世纪90年代,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,鞍钢发展曾跌入谷底。“九五”以后,鞍钢坚决依靠自己的力量,大刀阔斧改革,连续十余年开展“大讨论”活动,引导职工摒弃“等靠要”,树立市场经济观念;着力自主创新、集成创新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,走出了一条“高起点、少投入、快产出、高效益”的老企业技术改造新路,引领了中国新一轮钢铁装备、技术提升的新模式,江泽民同志称赞鞍钢“旧貌换新颜”;坚持“三改一加强”,率先实施精干主体、分离辅助改革,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,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飞跃。2008年12月,胡锦涛同志视察鞍钢时指出:“鞍钢是中国钢铁企业的排头兵”。
2010年,鞍钢与攀钢联合重组,成为产能近4000万吨的特大型钢铁集团。2012年起,连续多年进入世界500强。
进入新时代,鞍钢做好“排头兵”,引领钢铁行业未来发展
习近平总书记对鞍钢提出了“凤凰涅槃、浴火重生”的殷切期望,鞍钢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,2019年,位列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”第55位、世界500强第385位,实现历史最好排名。“鞍钢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,开辟出一条新时代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,助力‘两个一百年’奋斗目标实现。”姚林表示,主要要从创新发展、绿色发展、改革发展几个方面下功夫。
引领行业创新发展。以成为行业技术领军者和高端产品全球首发者为目标,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、重大工程、军工重点型号及关键领域、“卡脖子”技术等为方向,以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开放合作研发体系为创新和人才高地,服务好国家战略,巩固提升军工用钢、海洋工程和造船用钢、核电用钢、汽车用钢、高铁用钢、桥梁用钢、钒钛产品等国际领先地位,挺起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。将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点,转方式调结构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。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,形成数字化车间、智能工厂、智慧公司的发展格局,探索建立行业领先的钢铁工业互联网平台,打造智慧制造的典范。
引领行业绿色发展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坚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,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,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,开发先进高效的节能技术,在构建绿色产业链体系上发挥主导作用。坚持全员共治、源头防治,全面推进超低排放改造,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打造备受尊敬的企业公民,为建设美丽中国发挥更大作用。
引领行业改革发展。按照党的十九大“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”要求,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统领,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,全面落实市场主体地位。在集团层面,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方向,推动向管资本转变;在子企业层面,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、选聘职业经理人试点等,形成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、自担风险、自我约束、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。在改革发展实践的基础上,传承鞍钢优秀文化,打造新时代鞍钢宪法,为国企改革发展贡献鞍钢智慧。